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7月9日晚间,万科公告称,公司骨干管理人员拟通过信托计划增持公司A股股票,增持金额为2亿元,其中,在公司全职工作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集团党委成员等15人出资额不低于7300万元,其他骨干管理人员共1847人出资额不超过1.27亿元。
根据公告,上述增持的股票将自增持计划完成并披露之日起锁定两年,期满后依法依规处理。投资股票的盈亏由公司骨干管理人员自负。
公开信息显示,万科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上次集体增持公司股票还是在2022年,彼时包括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内的8名管理层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耗资2067.41万元,资金来源为其从公司获取的税后收入。
万科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为增强市场信心,此次公司管理团队及骨干人员共同参与,在能力范围内进行最大力度增持公司股票,以表达对公司前景的充分信心及同舟共济的坚定决心。其中,管理团队增持金额将不低于总额的三分之一。
增持计划发布当天,万科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1—6月,万科实现销售金额1273.3亿元,但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70亿—90亿元。
股价处于低位
公告显示,基于对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万科骨干管理人员拟自筹资金2亿元,自7月9日起6个月内,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根据公告,公司骨干管理人员具体包括在公司全职工作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总部、开发经营本部和各业务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员工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增持主体将逐步实施增持计划,并自愿锁定两年。截至目前,万科8名将参与增持计划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对万科持股0.0811%,其中,郁亮持股0.062%,万科监事会主席解冻的持股比例排名第二,为0.0139%。
截至7月9日收盘,万科报收6.71元/股。Choice数据显示,万科股价自今年以来震荡下跌,4月26日,万科股价触及近三年最低点,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始终在8元/股以下。
万科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万科管理班子坚定看好行业和公司未来,会全力以赴做好经营。为了在特殊环境下稳定市场信心,管理团队决定再次推出增持计划,希望向市场各方表达与股东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提振市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管理层前次集体增持公司股票也出现公司股价下跌时期。
2022年3月30日,万科公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A股股份计划,郁亮、解冻、阙东武等8人参与。在此之前,也仅有郁亮、解冻、阙东武持有万科A股股份,也就是说,其他人员将通过这次增持成为万科股东,其中包括万科总裁祝九胜、财务负责人韩慧华、董事会秘书朱旭等。
触发上述增持的主要原因是万科股价彼时出现非理性下跌。Wind数据显示,2022年3月16日,万科股价触及2022年上半年最低点,为12.92元/股。
但与最近一次增持计划不同的是,万科2022年的增持计划设定了价格上限,即不超过18.27元/股,且不涉及持股锁定。最终,万科8名参与2022年增持计划人员累计增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0.0102%,出资额占其2021年度税后现金报酬总额的103.37%。
上半年业绩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万科的股价和业绩同处在低位。
进入2024年,万科于2022年以前获取的高地价项目开始结算。上半年,万科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利润主要对应2022年、2023年销售的项目及2024年上半年消化的现房和准现房库存。随着后续市场持续下行,前述项目的销售情况和毛利率均低于投资预期,公司结算业绩受到重大影响。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万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1%—191%,扣非净利润亏损50亿—65亿元,同比下降157%—175%。
万科在公告中表示,对业绩亏损深表歉意。尽管公司较早意识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但转型业务投资超出了资源和能力的边界。同时,公司未能完全摆脱惯性,部分开发项目投资过于乐观,拿地成本较高,报告期结算毛利总额大幅减少。同时,公司为确保现金流安全,通过价格折让加大库存去化和资产处置力度,导致公司业绩压力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万科制定了业务重整和化解风险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降解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举措目前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包括公司在上半年交付7.4万套房子,全面完成预定计划;保障公开市场债务正常兑付;销售金额保持行业第一阵营;大宗交易回款93.4亿元;印力集团完成商业基础设施REIT的发行,发行规模32.6亿元。
万科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在公开市场债务方面,上半年公司完成3笔境外债偿付,折合人民币约105亿元,年内已无到期的境外公开市场债务;完成3笔境内公司债和中期票据偿付,合计50亿元。下半年,公司的境内公开债券还剩余2笔,合计43亿元,公司通过经营端现金流、过渡银团等渠道已有相应偿还安排。
万科方面表示,其坚定看好行业前景,相信未来政策会给予市场持续支撑。相对于潜在总需求,无论是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来看,目前市场的供给水平仍不充分,活下去并能够提供优质住宅的企业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