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248家企业合并破产清算,投资者能挽回多少损失?
作者 | 武丽娟 高远山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曾经搅动资本市场风云的万亿“中植系”黯然陨落后,重整又传来大消息,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48家企业将被合并破产清算。
这是继4月7日宣布延长债权人债权申报期的公告后,中植集团时隔2个多月再度披露重整进展。
公开信息显示,中植集团由黑龙江人解直锟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1995年4月成立,20世纪初开始在金融资本领域扩张,成为国内知名的民营资本集团,巅峰时曾经号称万亿资产,而截至2023年11月,其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
时移事易,民营资本系族企业的兴衰,令人喟叹。30年间,这些造系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迎来截然相反的命运。许多名噪一时的“系族”企业或衰亡或式微或转型。其中声名赫赫的“中植系”,因为“高杠杆模式”的高歌猛进在经济下行期间遭遇严重挑战,最终走向了曲终散场的地步,投资者也损失惨重。
图源:罐头图库
248家企业
被申请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2024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中植集团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担任中植集团管理人。
1月26日,北京一中院发布公告,确定中植集团债权人债权申报期限至2024年4月5日。因中植集团有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为保障相关债权人合法权益,债权申报期限又延长至2024年4月20日。
6月28日,中植集团官方微信号发文称,公司管理人于6月28日向北京一中院提交申请,“中植系”企业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财产分布广泛,负债金额巨大。
经管理人调查,中植集团与中海晟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247家企业存在高度关联性且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这248家企业财产的成本过高,“单独破产清算将严重损害全体债权人的公平清偿利益”。因此,管理人向法院申请对这248家企业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北京一中院称,如相关利害关系人对于中植集团管理人提出的实质合并破产清算申请有异议,应于2024年7月5日前提出异议。北京一中院还列出了与中植集团存在高度关联性的274家企业名单,产业覆盖物业管理、投资咨询、融资租赁、商贸中心、能源矿产等。另外,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植资本、首拓融盛等资产管理公司均在其中。
来源:罐头图库
中植集团是曾经翻云覆雨的民营巨头,横跨实体产业、资产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万亿商业帝国”。2021年底,“掌门人”解直锟在锻炼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后,留下万亿中植无人接班,风雨飘摇。
回溯来看,2023年8月,“中植系” 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金融产品大面积出现兑付违约,引发市场关注。
2023年11月,中植集团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致歉信》。中植集团出险后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尽调后发现:按照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另外,集团债务规模巨大,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为4200亿元至4600亿元。
刚刚“摊牌”不久,相关部门立马行动。
2023年11月25日,据平安北京朝阳官微消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巨轮触礁,出现巨大危机,官宣暴雷负债超4000亿令人嘘唏。但在金融领域和A股市场上,“中植系”也曾坐拥庞大版图。
万亿“中植系”资本布局
PE+上市公司到实业+资管
根据官网资料,在实业板块,中植集团依托控股的十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培育平台,大力发展半导体、大数据、大消费、大健康、幼儿早教、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企业外包服务等细分行业龙头。
野马财经梳理后发现,“中植系”曾经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有33家,其中控股9家,包括融钰集团、康盛股份、*ST美吉、ST天山、美尔雅、凯恩股份、准油股份、ST宇顺、中金科技服务。
另外曾参股的23家上市公司是达华智能(002512.SZ)、浩泽净水、*ST金洲、美丽生态、青岛金王、*ST猛狮、节能铁汉(300197.SZ)、天龙集团、经纬辉开、法尔胜、联络互动(002280.SZ)、中粮糖业(600737.SH)、*ST康美、徐工机械、ST辅仁、易联众、超华科技、鼎龙文化、经纬辉开、众业达、荃银高科、老恒和酿造、振东制药。
除上述公司外,中植系还参股了两家新三板公司,分别是五星传奇和永乐文化(837736)。
这些上市公司股权穿透后基本集中在了解直锟手中,除上述33家上市公司外,中植系还曾染指大名城、皇庭国际、兴业矿业、中南文化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此不一一列举。
相比实业 ,金融领域则是“中植系”快速扩张的重镇。
据公司官网介绍,在金融板块,集团战略控股或参股六家持牌金融机构,包括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控股或参股五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植资本、首拓融盛,业务涵盖不动产管理、困境资产管理、国企混改、并购重组与私募股权投资等。控股或参股四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
2001年开始,中植集团进入金融产业,经过20年的深耕,其旗下金融板块囊括信托、财富管理、保险、典当、融资租赁、PE/VC等众多金融业务,据野马财经不完全梳理显示,“中植系”控股的金融机构数量至少30家。
通过这些布局,中植系拿下了信托、公募基金、保险、期货、私募基金等多块金融牌照,布局可谓相当深远。
金融业务中,核心无疑就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融信托在“中植系”既是融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
2014年前后,“中植系”参股上市公司的方法是“PE+上市公司”模式,或者说是类似金字塔式的资本结构,即 “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即主要通过参与定增和二级市场来参股上市公司。从以往案例来看,常见的方式包括,通过定增、资产重组、受让股权、增持、竞拍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入主上市公司。
最经典的模式是,以中融信托为核心进行融资,然后再将资金投入到PE等私募基金中,喜欢做二、三股东,将低价投资的资产,孵化成熟再注入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共享资本市场的收益。
以上均为野马财经于2017年梳理“中植系”实业布局、上市公司和金融资产版图,内容较当下情形有所不同,供读者参考。
这家民营资本系族里的标杆,是怎么轰然倒塌的?
万亿中植搅弄风云
“资本大佬”如何玩砸了?
从2000年开始,解直锟就将触角伸向信托、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全牌照,打造资本帝国,资金流向正如中植集团致歉信所言: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中植系很大一块资金运作方向就是PE+参股或控股上市公司。
激进扩张之后,中植集团创下高达3.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
而这种模式面临很多风险。“中植系”在康美药业、康得新、长生生物、东方园林等股票上频频踩雷,中植系逐渐走上台前,成为“实控人”。
“资本大鳄”解直锟在去世前,已经意识到PE+上市公司模式的风险,并且做出了改变。这一提法在中植集团内部已经不讲了,被解直锟本人提出的“实业+资管双轮驱动”所取代,而且实业在集团内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植集团的没落与其频繁的投资失误密不可分。解直锟生前热衷于股权投资,控股了多家公司,然而却在乐视网和长生生物等投资上踩雷,导致重大损失。
此外,中植集团还在房地产业上大规模投资,崛起离不开房地产。2017年-到2020年,中植旗下的信托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资房地产业。业务占比从之前的6.61%一下子上升到18%,在短短4个时间里,翻了近3倍。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面对市场长期调整不利形势,中植集团财务危机进一步加剧。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长期调整的趋势,这对于中植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中融信托是中植集团的核心平台,也是整个中植集团得以扩张的根基之所在。
据悉,恒大、华夏幸福、佳兆业、融创、阳光城、蓝光地产、泰禾、世茂均与中融信托存在合作。
中融信托逾期兑付风波,也波及A股多家上市公司。
2023年8月起,已有永新光学、双成药业、药石科技、安记食品、三德科技、润歌互动、安利股份、微光股份、先锋电子、中瑞泰、安邦电气、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业、咸亨国际纷纷披露遭遇中融信托逾期兑付。
据不完全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12月份,官宣踩雷中融信托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19家,逾期本金合计超6亿元。
来源:罐头图库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中融信托近年来业务问题不断,逾期业务持续,特别地产业务深陷,信用受损。这里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前期自身布局的房地产和部分股权业务问题影响了信誉,二是中植关联业务导致了信用崩塌,与其他公司关联度不高,会影响行业信用,但预计没有什么关联效应。
另外,创始人解直锟的突然离世更是让中植集团再次陷入困境,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多位高管纷纷离职,企业迅速走向衰败的深渊。对于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失去了领头羊,也就失去了带领公司走出困境的核心力量。这不仅是人事的变动,更是信心的崩溃。
中植集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努力扭转经营困境,但成效不及预期。
四千亿债务爆雷
投资者损失能挽回多少?
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不仅仅是金融界的一场地震,也对相关行业、企业、投资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年下半年开始,恒天财富、大唐财富、新湖财富和高晟财富代销的定融产品相继出现逾期,在7月后全面停兑,涉及15万名高净值投资人、近5000家企业客户。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一百一十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新提起的要求债务人清偿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同时告知债权人应当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后,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记载有异议的,可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58条的规定提起债权确认之诉。”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纪要中提到的债权确认之诉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
债务人被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新提起的给付之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的,则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相关规定裁定驳回起诉,同时应告知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根据中植集团此前发布的致歉信内容显示,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同时,债务规模巨大,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约为4200亿元-4600亿元。
中植集团还称,将理清历史脉络,对于可能存在的侵占集团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零容忍,一经发现和证实,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一律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并追回相关财产。同时,中植集团对投资者产生损失深表歉意,将积极配合中介机构清产核资工作,准确查清资产债务具体情况用于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
来源:罐头图库
此次中植集团248家企业被合并破产清算,在资不抵债的背景下,未来有多少清偿比例?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合并清算是合理的,中植系各公司之间股权关系复杂,绝大多数公司并不是独立的运营实体,只不过是实现特殊目的的壳公司。如果区分每个公司单独清算,则因为有限责任的关系,有些公司的债权人什么资产都没有,而尚有资产的公司又没有债权人,对债权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合并清算,就不用去管各公司的有限责任问题,统一对待债权人的债务清偿。虽然不可避免有少数债权人可能会吃亏,但总体而言,是保护了绝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当然已经到清算这步了,债权人的损失都挺大,只是说尽可能追回一些罢了。
资深信托行业从业人员万国朝指出,刑事债权在破产清算中并没有优先权,都属于普通债权。另外,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并不在破产清算名单内,财富公司已有多名财富顾问因未完成退缴被刑拘,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已向全国经侦下发了相关地区理财顾问的名单,具体退多少,目前还不清楚。
自媒体“金融法评001”撰文,从名单来看,全资持股的中植能源集团、贵州中植能源有限公司均被合并,但再下一层 —— 真正掌握资产的贵州安晟能源不在合并范围。虽然中植系在安晟能源的持股比例高达66%,但股权早就被质押,现在也被多重司法查封。虽然安晟能源是贵州省第二大煤企,但中植系的股权价值已被严重掏空。
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金融领域中,没有绝对的安全岛。资本也是流动的,世上从来没有大而不能倒。
30年间,民营资本系族大佬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令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的资本大戏。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愈发规范,也让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资本系族们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透明化、规范化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产业资本。
中植集团上演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高光时刻,但最终也没能摆脱上世纪民营资本系族企业宿命,还是绊倒在依靠人脉、高杠杆激进扩张、公司治理不规范上的通病上,最终走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命运,给后来者警示,令人唏嘘不已。
你怎么看待解直锟的中植集团平地起高楼、最后又楼塌了?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