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1日晚,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高盛的技术大会上和高盛CEO David Solomon进行了一场对话,畅谈了Blackwell、投资回报、供应链、竞争等热点话题。
黄仁勋透露,目前公司正全面生产Blackwell,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发货并扩大产能,“需求太旺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尽早拿到产品,获取最多的份额。”
同时,谈及亚洲供应链,黄仁勋指出,台积电等供应商的敏捷性与规模能力为英伟达提供了很大帮助,如果没有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关键供应商,公司就无法在近两年实现收入增长。
但是他也表示,即使供应链出现中断,英伟达也有能力进行调整来确保供应连续性。当前英伟达还在扩大产能,“如果有需要,我们当然也可以转向其他供应商。”这也意味着,英伟达在供应链上进行多元化的提前布局。
而就在9月3日,英伟达股价大跌9.53%,反垄断调查、业绩指引不及预期、Blackwell延期隐忧等问题引发市场担忧。如今,一周后的此番谈话,透露的最新信息又为投资者注入了信心,英伟达9月11日当天股价涨8.15%,创8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一夜增长了2158亿美元市值。
在英伟达的带动下,当天半导体板块普涨,ARM涨超10%,博通涨超6%,台积电、美光涨超4%。
Blackwell引领加速计算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了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黄仁勋指出,随着摩尔定律和Denard缩放接近极限,通用计算已经到达瓶颈,传统CPU的性能提升几近停滞,未来的关键在于加速计算。
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决策、还是数字生物学的蛋白质生成,都离不开加速计算的支持。
“我们选择的第一个领域当然是图像处理,这与计算机图形处理是互补的。”黄仁勋在回顾公司发展历程时表示,“我们将其扩展到物理模拟,因为在我们选择的视频游戏领域中,你不仅希望它美观,还希望它动态化,能够创建虚拟世界。我们一步一步地扩展,并将其引入科学计算。”
目前,英伟达加速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硬件方面,英伟达提供高性能的加速计算芯片与AI超级计算集群,不断推动架构创新。
据悉,Blackwell芯片采用了英伟达最新的架构设计理念,通过优化计算单元和内存系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能效比,相比前代产品Hopper,在训练速度上快了4倍,在推理速度上更是快了30倍。
在软件层面,英伟达同样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算法和库的开发。其cuDNN库为神经网络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cuDF等库则专注于数据帧处理,为各种数据处理任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面对竞争壁垒问题,黄仁勋回应,英伟达在AI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不仅专注于芯片,更构建整个数据中心,包括算法与计算堆栈管理以及构建跨平台统一架构的安装基础。并且,英伟达已经有庞大的GPU安装基础,软硬件都有优势,黄仁勋还多次强调,其在整体系统的成本方面具备优势。
投资回报率究竟如何?
随着AI技术的突破以及AI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许多投资者都将目光转向AI领域。今年苹果也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的AI体系,更是为全球AI领域吸引更多关注。
黄仁勋强调,生成式AI已超越单纯工具的范畴,成为一种全新的技能,正深刻改变着数据处理、信息理解和商业创新的方式。
面对迅速发展的AI市场,英伟达通过扩大对AI初创企业的投资提前布局,在收购领域提速走量。据美国CB Insights统计,英伟达在2023年1月到2024年8月的不足两年时间里,向初创企业进行了74笔投资,注入了总额超过109亿美元的资金。
据报道,英伟达正与掀起生成式AI热潮的美国OpenAI展开投资谈判,苹果被认为也参与了融资谈判,预计OpenAI的估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在目前的第一波AI浪潮中,由于全球对AI技术的需求激增,AI基础设施玩家和云服务提供商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的每1美元都能获得5美元的租金回报。
黄仁勋进一步解释,全世界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传统数据中心将会逐渐现代化,转变为加速计算的数据中心,“密集化”的数据中心将更具能源和成本效率。与通用计算相比,使用加速计算后“计算成本会上升一点,因为需要支付英伟达GPU的费用,但将节约20倍计算时间,因此,最终可以节省10倍成本。”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英伟达的优势地位,黄仁勋表示,“虽然在创造下一代计算机技术时非常令人兴奋,也惊叹地看着各种应用的创新,但我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尽力去做好工作,已经适应了这种强度,并将继续努力。”
根据TechInsights的研究报告,英伟达在2023年数据中心GPU出货量方面取得了爆炸式增长,总计出货量约为376万块,在数据中心GPU市场的份额约为98%,占据了近乎垄断性的霸主地位。
近期有报道称,美国司法部已向英伟达寄送要求其提交相关证据文件的传票,并开始依据反垄断法进行强制调查。对此,英伟达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道:“NVIDIA凭借自身实力取胜,这反映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