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All in”大模型后的科大讯飞当下处于收获与投入并行的周期。
8月21日晚,科大讯飞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5亿元,同比增长18.9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7357.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陷入亏损背后,《中国经营报》记者从8月22日的科大讯飞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获悉,科大讯飞2024年上半年围绕大模型相关的总投入达13亿元,围绕通用大模型研发投入增加4亿元。
尽管今年半年报陷入亏损,但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37亿元,增长19.08%,同时,公司人均收入和人均毛利在2023年的基础上分别提升了12万元和8万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提质增效取得良好成效。
大模型赋能营收同比增长、主动调整营收结构
财报数据显示,在大模型落地推广力度加快发展下,科大讯飞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25亿元,同比增长18.91%。
科大讯飞主要业务包括教育领域、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金融以及其他业务。
从业务分类来看,科大讯飞方面披露,2024年上半年,公司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30.66%;医疗业务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18.80%;开放平台实现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长47.92%;智能硬件实现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56.61%;汽车业务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65.49%。
然而,G端业务方面,数字政府行业应用业务的营收同比下滑36.33%,信息工程业务下滑21.76%。
科大讯飞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江涛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记者表示,上半年,科大讯飞主动调整了营收结构,对于一些G端的数字政府类的项目实施了更审慎的经营策略,科大讯飞的业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尽管G端业务收入下降了9%,业务收入占比也下降了,但B、C端的业务收入上半年增长了34%,尤其是在大模型赋能下,C端硬件的销量显著增加,B端的落地进一步加速。
除了营收保持不错的增长,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实现毛利收入37.48亿元,同比增长19.08%。其中第二季度的毛利同比增长21%,整个第二季度的毛利增幅高于第二季度收入14%的增幅。
江涛表示,科大讯飞作为大模型国家队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一方面科大讯飞的技术在全国产算力的情况下保持了行业的领先,能力上全面对标GPT-4Turbo。另一方面,市场份额方面也处于领先,智能超参数发布2024年7月《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检测报告》表明,科大讯飞上半年及7月大模型中标数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科大讯飞还牵头参与制定各项行业标准,比如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提出的国际标准ISO/IEC 5259-4:2024,该标准也是首个由中国牵头的人工智能领域数据质量国际标准。
投入影响短期业绩、下半年或将保持稳定投入
科大讯飞在上半年毛利增长6.01亿元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4.74亿元,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也下降1.7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科大讯飞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不无关系,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32.32%,占营收比重达23.5%。
“高投入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管理层认为,当前还是在人工智能布局的关键历史机遇期,在模型的源头和应用落地上坚持不能手软。”江涛介绍,上半年科大讯飞与大模型相关的总投入超过13亿元,这其中,围绕通用大模型1+N中N的部分投入增加4亿元。围绕大模型训练推理平台工程化的研发投入增加1.6亿元,围绕大模型推广和应用推广投入增加1.2亿元,各BG、BU围绕大模型产品化的投入增加超过6亿元。这些投入短时间内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公司在大模型商业变现、自我造血的路径节奏越来越清晰了。
刘庆峰强调,加大研发投入是出于对未来的信心。“如果说我们选择保守,把这些投入都省掉,好像利润马上就出来了。我们不是不了解,我们数学都好得很,这么多年创业我们又都是公司股东,凭什么不这么干?为什么我们在很多地方要去探索?就是因为我们不想错失这次重大的革命机遇,跟所有的顶尖玩家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对于下半年投入的体量和规模预期,刘庆峰表示,基本将保持稳定的投入。从各BG、BU围绕大模型产品化的投入来看,这一环节作为大模型变现的第一道曲线将完全跟着市场业务战略走,不会额外突然投一笔很大的经费。在底座大模型能力投入方面,始终对标GPT-4、GPT-5,而对研发人员的投入保持现有的团队就够了。
刘庆峰表示,公司未来几年在大模型研发上,在有关政策的算力支撑下,在算力方面不会有自有资金大幅度的增长,也可以保持在大模型性能上的行业领先水平。根据Scaling law研究,大模型的训练参数越大,模型的底座能力可能会越强。科大讯飞作为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人工智能国家队,且在算力上率先通过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打造了万卡集群飞星一号,并首次通过自主可控算力训练千亿参数的大模型。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预计接下来科大讯飞会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算力的政策支持。未来几年依托国家和政府的重大算力布局支持,公司在算力方面不会有大幅度的自有资金投入增长,也能够保持在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上的行业领先水平。
“科大讯飞在算力资源上相对于互联网巨头还是有差距的,但还是会在大模型综合性能上保持行业领先,会用更少的算力训练出更强的模型,训练大模型过程中对算力使用效能的提升,就是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江涛表示,科大讯飞未来总体算力投入是可控的,公司将在未来不大幅度增加自有算力资产投入的前提下,有信心既能保持基础通用大模型的行业领先水平,又能打赢大模型商业化战役。
需要留意的是,大模型助推公司营收增长,但因为高投入而陷入亏损的情况不止科大讯飞一家。
记者留意到,第四范式近日披露的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亦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27.1%,在大模型技术产品化方面取得了进展,推出了超过30款人工智能产品,并在14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但净亏损1.69亿元,与此同时,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8.5亿元,同比增加了28.4%。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对记者分析,对于当前的大模型企业来说,目前基本都处于战略性投入阶段,战略性投入是为了将来的战略性盈利。当下盈利对于大模型公司来说并没有这么重要,当前所有的大模型企业都在抢跑,打好基础反而更重要。
刘庆峰判断,未来一到三年时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大模型,参数主要是几亿到几千亿之间。未来通用模型与专用模型结合,通过语义理解调用数亿到数百亿参数的模型完成任务,效果会比万亿参数的模型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