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北京报道
“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有5375家,披露2023年度ESG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的共有2165家,披露率仅为40.28%,但跟2023年和2022年来比分别都上升了5个百分点,2023年是35%,2022年是30%。这说明中国的上市公司从对投资者负责的这个角度,或相互信任的角度,一直在努力前行。”8月7日,在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24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双波如是表示。
披露要求高、难度大
2004年,联合国首次提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组成的ESG概念。如今已经过去20年时间,从小众话题走进大众语境,从概念理论走向落地行动,ESG不断成长和蜕变。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发布ESG相关报告,反映它们对ESG理念的重视,但ESG信披的质量,同样值得关注。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和指引,以及对ESG理念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的质量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ESG信披质量,也影响上市公司ESG可持续能力的提升。
沈双波认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ESG披露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具体来说,第一,参考标准多。沈双波表示,目前国际和国内的ESG标准非常多,如GRI、ISSB发布的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文件等。第二,国内ESG监管要求是快速发展提升,包括国资委、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监管部门都在不断地发布相关要求,2024年开始发布相关文件,对上市公司提出各个维度的要求。第三,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国内专业要求很高,它涉及到公司治理、ESG治理等。此外,国内关于ESG的政策发展较快,与ESG相关的宏观政策文件频繁出台。
沈双波提供了一组数据:在ESG三个维度上,A股的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是40.28%,从相关的核心数据表现来看,E维度仅为18%,G维度高达65%,S维度是32%。在ESG的三个维度中,中国的上市公司最大弱点是在E维度,主要原因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G维度上,已经按照监管的要求执行多年,S维度也是如此。但是,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的“双碳”目标,在E维度上,利益相关方关注度更高。“所以,从E维度的披露情况来看,数据相对较弱,这也是中国向全球承诺的答卷里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沈双波说。
“对企业来说,除按照ESG框架做相关工作之外,还要响应国内的发展方向,尤其基于我们国家的‘双碳’目标,关于E维度有非常多的任务。”沈双波表示,ESG的强制信披,或者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对于ESG的关注,导致现在上市公司的风险敞口在扩大。以前按照规则披露一定的量化数据就可以,如公司的年度报告。虽然监管部门给出相关标准,但很多数据或维度还是企业自身经营的内容,这对数据的准确性,还有数据的可持续性要求都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持续性,避免出现更大的舆情或者其他风险事件。
何谓强利益相关方?沈双波认为,在现行中国体制下,强利益相关方就是监管。比如对上市公司来说,三大交易所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参考标准,上市公司不能随便参考别的标准。
以规避风险为方向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何推动ESG实践,才能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获得资本青睐?沈双波在论坛上给出了答案。
她指出,对于企业来说,现阶段企业应该以规避风险作为方向,如何规避风险,响应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在现阶段,沈双波建议上市公司聚焦以下几个维度。第一是监管部门。第二是自己产业链核心利益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客户等。如果是出海型企业,要特别关注出海国家对于ESG的相关要求。
此外,上市公司还需要聚焦的利益相关方是投融资方,这对上市公司来说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投资人在股权投资方面一般会选用主动评价的策略,用全模型的模式。此外还有剔除法和选优法。对于股权投资人来说,尤其关注ESG的评级,因为并不是每个投资人都具备全量评估一家企业ESG表现的能力,很多时候需要借助第三方ESG评级机构参考。
第二个方面是债券投资人。沈双波介绍,债券投资人使用的方法一般是直接选择法,即选择中国贴了ESG标签的债券,目前这些投资人较少用自己的模型进行投资。
第三个方面是银行的贷款方。沈双波介绍,在银行贷款方面要特别注意,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ESG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已经纳入到ESG风险管理模型中。银行在融资时除了基本面信用风险评估外,ESG风险也被纳入到贷款的考核中。
沈双波指出,今年人民银行已经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投融资端的碳核算要求,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进一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中,在碳核算方面明确提出要求,相关上市公司要特别重视这部分内容。
从投资者的角度,沈双波建议,第一要看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价值收益偏好,是短期的还是中长期的,这是两个基本判断。第二是信用方面的参考。第三是ESG,但也不能把ESG拔到很高的程度。因为目前上市公司ESG的披露情况和管理情况并没有可以作为直接参考评价的依据。
沈双波认为,对于投资人来说,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一家公司在ESG领域有没有强利益相关方,并且这个强利益相关方有可能对它带来很大的价值的,或者财务的风险的影响。
此外,ESG第三方评级机构也是重要的参考。沈双波介绍,专业的评级机构会做全量的指标,对所有的上市公司进行公开评价,中国有很多做ESG评级的机构,包括中诚信、万得等。
以披促管
沈双波指出,目前企业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形式性的披露,形式的披露就是企业为了应对监管或者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所做的披露。与此对应的是实质性披露,就是上市公司注意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相关方重点关注自己的方面,通过ESG信息披露把自己讲明白,让利益相关方对自己产生信任,从而提升自己的企业价值,或者降低风险。
“下一阶段是上市公司从实质性披露到实质性管理,就是以披促管。”沈双波表示,现在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都已经做了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到实质性进行企业ESG管理,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到治理架构、制度建设,以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说,最终还要走到科技化和数字化维度,在中国有些大型上市公司、集团性公司已经开始做ESG的科技化和数字化建设了。
沈双波认为,针对ESG信息披露,企业必须得设置专有的岗位,而且不是技术岗,ESG人才必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行业,还要有内部协调能力。如果企业认为ESG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必做的命题,这个岗位必须专人专岗。
沈双波同时指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要关注的核心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政策,二是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地位等等。“此外就是企业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必须要落实责任,否则ESG还是流于形式化。”沈双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