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新闻 / 正文

黑芝麻智能赴港上市,首日即破发,三年亏损近百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10-28 10:35  浏览次数:10

被称为“国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于2024年8月8日在港股成功挂牌上市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引发了业内关注。

根据上市当日晚时呈交香港交易所的公告,黑芝麻以每股28港元发售3700万股股票,筹资约10.4亿港元。然而市场对于它的热情似乎不太高涨,黑芝麻智能开盘价报每股18.80港元,直接破发。截至8月9日14:20,该公司股价依然在发行价以下波动。

1

营收连年增,亏损年年大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武汉,是一家主要从事提供车规级计算系统级芯片(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等领域。

从经营情况看,过去三年乘着汽车智能化的东风,黑芝麻的收入是逐步上升的。根据招股书信息,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分别实现收入0.61亿元、1.65亿元、3.12亿元。

但与之同步增长的,是越来越大的亏损数额:2021年至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亏损近100亿元。据黑芝麻智能披露,公司预期在截至2024年和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还将继续产生经调整亏损净额及经营亏损。

与这组数据伴随的,还有公司毛利率下滑、研发开支持续攀高的现象。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毛利率分别为36.1%、29.4%、24.7%,研发开支则从2021年的5.9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3.62亿元。种种迹象都表明,公司目前尚处于爬坡期,未打造出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对于融资的依赖性比较强。根据其官方信息,公司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80%用于未来5年的研发,也就是说,高额的研发投入还将持续对其财务状况构成压力。

2

以核心技术为出发点

那么,这家自动驾驶“独角兽”有何来头,创立这些年它又经历了什么呢?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曾任摄像头芯片公司豪威科技研发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为汽车领域销售及管理专家,是单记章在黄冈中学和清华大学的同窗,曾在汽车零部件公司博世底盘制动事业部任亚太区副总裁。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

除了清华背景创始人之外,黑芝麻智能的核心团队均来自博世、OV、英伟达、安霸、微软、高通、华为等业内顶尖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2016年,单记章离开了工作20年的豪威科技,开始创业。彼时,自动驾驶技术在美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发展多年。谷歌的自动驾驶项目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以色列的芯片制造商Mobileye正准备推出其第五代产品,特斯拉也已在2014年推出了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

相比之下,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则刚刚起步,赛道上的身影寥寥无几。2016年2月,特斯拉开启了FSD芯片的研发计划,黑芝麻的研发与它几乎是同步开始的。“我们思路非常接近,叫不谋而合也好,大家的理解其实是一致的,但真能理解到这个程度的人并不多。”单记章这样回忆。

然而,作为资源有限的初创公司,黑芝麻智能与特斯拉的发展之路并不相同。单记章是这样阐述其理念的:“我们先从核心IP做起,这也是硅谷的文化所在,要在技术上领先就要从核心技术入手,要建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技术体系,筑起自己的护城河。”

在潜心三年研发之后,黑芝麻智能的第一颗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华山一号A500于2019年问世,并和一汽达成了合作。2020年,黑芝麻智能推出了“华山二号”A1000和“华山二号”A1000L芯片;2021年,旗下华山A1000通过了所有的车规认证,并开启了全新的产品线研发,推出“华山二号”A1000Pro;2022年,“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实现量产,并在国内首个提出“舱驾一体”概念。

自此以后,黑芝麻智能在全球多个地区,包括硅谷、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新加坡等地都成立了研发及销售中心,不断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3

朋友圈很大,后续挑战不小

黑芝麻智能目前的主要产品是车规级SoC,包括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芯片,此外它还提供软件服务,例如操作系统支持、瀚海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平台(ADSP)中间件和感知算法。基于这样全面的产品线和技术实力,黑芝麻智能不断吸引着行业内众多合作伙伴的关注。

截至2024年6月4日,黑芝麻智能已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合创、百度、博世、采埃孚、马瑞利等超过49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合作。在经历了超10轮融资后,黑芝麻合计融资6.95亿美元,如今持股黑芝麻智能的阵容包括小米、蔚来、腾讯、吉利等知名企业。

按照规划,黑芝麻智能会将此次上市募资净额的10%用于营运及一般公司用途,这笔资金能为公司赢得至少12个月的缓冲期。

12个月,对于一家需要长期投入研发、尚未完善造血体系的企业来说,并不算特别充裕。

在业内人士看来,地缘政治的变化、美国等国家在芯片上对中国企业的限制,对于国产芯片业其实是个利好,加上政府重视和资源的倾斜,芯片业的大面积国产化替代只是个时间问题。然而,黑芝麻智能虽已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可,但周围已经有不少对手虎视眈眈,它一方面要在芯片设计上持续创新,一方面还需通过规模化生产来优化成本,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证竞争力。

道理大家都懂,但“规模化”谈何容易?在芯片产量与搭载车型销量深度绑定的市场上,黑芝麻智能合作伙伴的表现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今它的“朋友圈”里,领克、东风奕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近日,江淮汽车思皓品牌据悉也将搭载它的华山二号A1000芯片。

但这几家车型的市场表现,似乎都难与跟地平线合作的理想、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匹敌。值得留意的是,尽管小米、蔚来都是黑芝麻的投资方,但蔚来汽车、小米汽车SU7搭载的并不是黑芝麻的芯片,小米汽车的下一代产品也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有搭载黑芝麻芯片的意向。

与此同时,开始走芯片自研的车企业越来越多,“客户们”开始加入“对手”阵营。比如在“智驾芯片+方案”领域全力发展的华为,已经先后赋能赛力斯问界、哪吒汽车、阿维塔等。这种打法,为黑芝麻这类方案商的开疆拓土又增加了难度。

此外,黑芝麻的SoC产品主要由台积电制造,这种依赖单一/少数供应商的供应链模式,在风险防御方面显然是被动的,它是否有建立备案机制?

在客户构成上,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7%、43.5%、15.2%,它是否已经在调整客户结构,以减轻对于大客户的高度依赖?

在吉利、蔚来这类大车企已经亲自下场造芯片的当下,它的护城河还能挖多深,还有哪些独门绝技是可以期待的?

南都·湾财社记者曾就这些话题对黑芝麻智能公关部门提出询问,但截至发稿时间,仍未收到相关回复。从目前情况来看,“国产智驾芯片第一股”的位子并不好坐,未来还有不少问题等待黑芝麻智能的解答,南都·湾财社会对此持续保持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实习生 陈彦逸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信息均由用户注册后自行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告知立立即做删除处理。
违法不良信息请向站长堤交举报
资融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4042209号 网站地图